引导博士生摒弃“快餐式”研究
从“发一篇,有一篇”到“发一篇,是一篇”
2019年4月,清华大学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讨生培育工作规定》,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到达基础请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
随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等相继撤消博士研讨生必需发表学术论文才干毕业的规定。同时,相干高校还提出由各学院或各学科的学位评定委员会依据学科特色,制订创新结果考核的具体措施。
“此举初衷在于去功利化,激励产出具有发明性的科研结果。”上海交通大学教导学院副教授朱佳斌剖析,不同窗科可以借此制订更为契合的规范,使学科特色和差别得到尊重。他介绍,上海交大的一些工科学院,均针对工程博士学位给出了可选的不同结果形式,包含科技嘉奖、行业规范、创造专利、学术论文等。
“另外,在毕业请求上,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的差别也体现得更加显明。专业型博士学位对实践才能、技术转化等有奇特请求,对这部分学生提出单一的论文发表请求,并不适合。”朱佳斌说。
“从整体来看,由于改革幅度较大,政策实行之初,领导教师和博士生对政策成果还存在必定疑虑。但真正实行后,大家对此政策整体呈支撑态度。领导教师和博士生都更加器重学位论文的质量,进一步强化了对学位论文创新性的考核。”在清华大学教导研讨院副教授王传毅看来,这一举动将积极领导博士生在其专业范畴深耕,不做“快餐式”“盲目跟风式”研讨,激励发生原创性、推翻性结果。
目前来看,改革政策到达了预期成果,博士生论文发表整体质量有所晋升。王传毅说:“明确请求论文发表篇数时,博士生是‘发一篇,有一篇’,会估算距离毕业的考察请求还差多远;撤消发文请求后,博士生是‘发一篇,是一篇’,更关注这篇文章到底提出了什么新观点、新理论,采取了什么新方式,对学术界有什么本质贡献。”
从“如释重负”到“另一种压力”
发表论文的硬性请求撤消后,博士生们感受到什么变更?是否如释重负?
清华大学教导学博士三年级学生王涛入校后就听说了这一新政策,“刚开始,大家认为这意味着不用发‘小论文’,毕业请求下降了。但实际上,我们很快发现:学校订研讨结果的考核更实在了,毕业压力反而增添了”。
王传毅谈到,清华大学出台了创新结果评价措施,对人才培育的各个环节请求更加严厉。例如,有的院系细化了对学生创新结果的审查,重点关注选题报告、资格测验与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是否存在不通过的记载,以及论文同行专家盲审评议有无呈现C或在学位论文答辩时有无未全票通过等情形。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及其评议看法,还将编入博士学位论文,送至图书馆留存。因此,答辩委员须要把好、把严学位论文质量关。有的院系甚至还设置末位审查机制,对同一专业答辩成就处于末位的学位论文重点审查,断定其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真正到达了“双一流”创建中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结果的请求。
对于这一改革激励创新的导向,博士生们正在积极适应。然而,当面对就业市场的请求时,他们又感觉了另一种压力。王涛发现,如果不发表论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占优势,尤其是对于想要持续从事教学、科研的博士生而言,没有论文发表极可能被学术界“拒之门外”。
王涛打算毕业后去高校谋求教职,“很多高校都会在招聘公告中明确提出,博士在读期间须要发表高程度论文”。记者翻阅多所高校招聘信息发现,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程度学术论文,依然是博士人才引进的综合评级条件之一。
如果仅在博士生培育进程中撤消论文发表制度,而就业市场在选人、用人时依旧依照原有规范,学生会对自己毕业后在学术劳动力市场是否具有竞争力发生疑问。王涛觉得,如果学生想真正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无论学校是否撤消论文发表请求,都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朱佳斌觉得,当前,入职高校的请求水涨船高,教师职位提升也长期依附必定数量的高程度论文发表。在此背景下,从就业角度动身,博士相干论文发表虽在学校层面“松绑”,但其现实请求依然存在。
“去功利化是一个体系工程,和全部学术评价系统的改革亲密接洽。只有全部学术评价系统全链条都真正激励创新,形成创新气氛、释放创新活气,才干助推创新型人才成长,从而产出具有发明性的科研结果。”朱佳斌说。
保障和进步博士生培育质量
虽已发表两篇SCI论文和一篇会议论文,但上海交大博士三年级学生刘易阳(化名)仍在努力——“接着发表期刊论文。”
尽管上海交大较早撤消了博士生论文发表的硬性规定,但刘易阳发现,身边基础没有不发论文的同窗,“大家都把这一规定视作底线请求,能发的都在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世奎觉得,学术研讨是一个逐步积聚的进程,学术论文撰写和发表的“实战”训练,是进步博士生知识利用、选题凝练、计划设计程度和才能的主要门路,为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奠定基本。
学术论文通常致力于解决某个知识点、小问题,在形式上往往不拘一格,对理论性、创新性没有必定请求。以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为例,研讨综述、调研报告等都可能转化为一篇质量上乘的学术论文。比拟而言,学位论文通常是基于某个具有主要理论或现实意义选题的体系研讨,不仅在内容和构造上要完全、有逻辑,在理论性、创新性上也有内在请求。赵世奎坦言:“这就不难懂得,为什么一些博士生尽管发表了较高程度的学术论文,但其学位论文质量依然不高甚至不及格。”
实际上,无论是将申请博士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或“脱钩”,目的都是保障和进步博士生培育质量。
赵世奎表现,撤消发表论文的硬性请求,不是激励博士生不发论文,而是要打破“唯论文、唯数量”的怪圈,避免简略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取代学位论文撰写质量。“对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把关要回归论文本身,领导博士生聚焦真问题、开展真研讨、产出真结果。”
王传毅特殊提醒,撤消发表论文能否增进更高质量的研讨,也是有实用条件的——必需树立在“自律和他律相联合的学术文化”之中,“如果研讨生缺乏学术寻求,导师疏于领导把关,质量管理机制不严厉,撤消发表论文或将导致博士生培育质量降落”。
(本报记者 陈鹏)
( 2023年10月24日 14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