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张瑞龄先生在京逝世
张瑞龄先生治丧委员会10月19日宣布的讣告中,介绍了张瑞龄先生的一生。
张瑞龄先生1936年生于河北唐山,6岁开始学习书法,以古为师,自修成才,80多年笔耕不缀,汲古不泥,守正创新,首创了既严整又灵动的楷书快写作风、自成一体。
张瑞龄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提倡:学习书法要以古人为师,继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先后出版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系列书法字帖和《李大钊烈士碑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颖超陈毅董必武诗词楷书字帖》及《张瑞龄楷书六十八法》,创作出版了《唐诗宋词元曲各三百首小楷墨迹》和楷书《论语》全集和《道德经》《孙子兵法》《弟子规》等小楷著作。1988年他完成了125米长、14万字的《古文观止》小楷长卷,还为教导启示青少年而创作了《百科知识三字文》《八荣八耻》和《华夏正气歌》等多部育人习书字帖。他坚持守正创新,将诗文铭句书写在自制的京胡上,被誉为“翰墨京琴”,实现了书法与京剧两大国粹的奇妙融会。
张瑞龄先生坚持书法与时期同行,始终提倡"艺术当为时期服务"。他求真务实,文清书正,学养深厚,不慕虚名,以丰满的热心和厚重的笔墨歌颂党、国家、民族和新时期的巨大,夸奖改革开放巨大结果,创作了《祖国六十春秋颂》《辛亥革命百年颂》《决胜非典》《北京奥运赞歌》和《世界反法西斯成功七十年大阅兵赞》等书法巨作和铭文歌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碑”和“华北好汉纪念碑”的碑文亦由张瑞龄先生题写,他的巨幅作品《岳阳楼记》被国民大会堂珍藏。
张瑞龄先生朴素无华,乐善好施,坚持将稿费无偿捐赠给贫困地域的教导事业,辅助孩子们上学求知。
张瑞龄先生退休前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政策研讨室,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和南开大学共同评定为研讨馆员和一级美术师,并被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管理学院、中国国民大学、国防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等聘任为客座教授,是中国国际文化交换基金会张瑞龄艺术基金会的永久声誉主席。
张瑞龄先生一生谦逊好学,为人低调,始终称自己是“书法喜好者”,他意志坚定,心无旁骛,用终生精神研习楷书,以“避窳求精,水滴石穿”的毅力,为当代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主要贡献,也为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贡献出了终生精神,留下了可贵财富。
张瑞龄先生追思告别式于2023年10月22日上午九点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办。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