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 从“心”开始
宋宁华
又到橘红橙黄、金桂飘香时。今天是九九重阳节,也是全国第11个老年节。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上海的养老硬件服务程度日趋完美。面对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等逐渐增多的趋势,关爱老人,更需从“心”开始,让他们安享身心愉悦的高品德晚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从来不只关乎小家。在洋泾街道有一家“记忆咖啡馆”,咖啡师们是一群有认知障碍的“老宝贝”,在志愿者的悉心领导下,许多人已能制造出香浓可口的美式、拿铁咖啡等。如今,这样的记忆咖啡馆并非只是“盆景”。
作为上海认知障碍友爱社区创建的又一摸索,今年重阳节前夕,浦东“记忆大篷车”开进社区、开到老年人的“家门口”。各街镇联合自己的地区特点,开发出沪语文化、非物资文化遗产“编织带”等认知障碍科普资料和干涉工具,为老年人和家庭供给社区支撑。走出家门,社会各方奉献爱心和懂得,成为老人们抗衡“遗忘”的利器。
今年3月,上海市统计局宣布了2023年人口变动情形抽样调查成果:2023年上海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两个比例无论数量还是增加速度均高于2021年。依据国际通行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划分规范,上海已经步入中等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水平还在连续加深。
对于分开熟习生活环境和亲人的养老院老人而言,孤单和寂寞是许多老人面临的精力困境。重阳节前后,各种关爱运动层出不穷,捐赠物品被纷纭送入养老院。但对于老人而言,春风化雨的长情陪同和关心往往更为贴心、暖心。
关爱老人是永达公益基金会的“两大关爱”内容之一,该基金会已持续6年开展重阳节敬老慰劳运动。今年重阳节,除了送上“重阳关爱大礼包”外,永达公益基金会还为近200家养老机构订阅了2024年度《新民晚报》,为老人们送去物资精力“双关爱”。上海青墩养老院的老人们为此专门成立了读报小组。“每天下午常有老人到门口问‘今天的晚报来了吗’,等到报纸来了,大家都想先睹为快,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这家养老院的老人周阿姨说。
除了身材疾病,心理问题也是不少老人走向暮年的“天敌”。近日,康桥镇社会意理服务中心对社区居民开放。该中心专业心理师表现,不少老人总认为身材不舒畅,到了医院又检查不出任何问题,这也是一种疾病,名为“疑病症”。如果有更多社区拥有这样的心理服务中心,配备专业装备和心理辅导师,那么就可以在必定水平上舒缓老人的心理压力,打造家门口的“心恬地”。
养老问题,既是“家事”,也是“国是”。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须要满足老人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和寻求,才干让老年人的“养老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