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40个藏族孩子,主流声音激荡向善的力量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在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中,40个成长在福利院的藏族孩子完成首次北京之行。从玉树到北京,跨越4500米海拔落差,穿越2500公里,这是40个藏族孩子的逐梦旅程,也是一场各界汇聚爱心,传递温暖的助梦联动。
6月8日,在“汇聚爱心 传递温暖——民族地域青少年公益运动研究会”上,多方人士分享“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背后的小故事,与会专家探讨了如何以主流媒体之力聚合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共助民族地域儿童公益事业。
三颗悄然扎根的“种子”
40个藏族孩子的北京之行开启于5月30日,当天,青海省玉树州儿童福利院的40个孩子出发参与由中国新闻社、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国民政府、北京援青指挥部主办, 承办,中新公益协办的“三江源•北京情•中国心——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
5天行程,孩子们打卡长城、故宫、鸟巢、水立方,参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歌舞团,与北京国安少年队进行了足球友情赛,还作为球童站到中超赛场。
“40个藏族孩子的北京行其实是三段特别旅程,祖国研学之旅、足球圆梦之旅以及民族团结之旅。”主办方相干负责人介绍,让爱国主义的种子,自负自强的种子和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是此次公益运动的初衷,也是组织方最盼望看到的成果。
短短几天的北京圆梦,“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扎根。例如,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第一次在专业球场踢球后,有“玉树C罗”之称的阿斌更坚定了自己成为职业球员的信念;在国家大剧院,第一次在现场观看大型文艺演出后,7岁的久安卓玛有了“长大当舞蹈家”的幻想;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之后,读四年级的旦增卓玛立下一个小目标:下学期数学要考到95分,将来成为大学数学老师。
“民族团结”是这些藏族孩子北京行最鲜明的标识。孩子们在蒙藏学校旧址追寻历史足迹,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学习各民族舞蹈,听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授讲课,与北京少年儿童一起在“六一”联谊联欢……
国家民委相干负责人表现,国家民委一直在激励和推进全国各民族青少年全范畴、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换。玉树少年的这次北京之行,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嵌入到了每一个青少年的心里,是一次有形、有感、有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运动。
几处温暖人心的细节
追溯这趟追梦圆梦之旅,留下许多栩栩如生的细节。6月2日晚,6名藏族孩子作为球童登上中超赛场。当晚,中赫团体副总裁葛颀就和小朋友一起坐在看台。他说,听着这些眼睛闪着光的藏族小朋友在喊“国安国安”,能够感受他们心中对足球的热心和对幻想的执著。
40名藏族孩子第一次来到北京,不仅感受着温暖,也将温暖传递给更多人。第一次在新工体见到专业球场时,“玉树C罗”阿斌感慨,“本来专业球场的地面这么软,难怪C罗滑跪庆贺的时候,一点都不认为疼。”
听到这句话,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行政总监张四化的心里流过一阵暖意。他在研究会上分享,藏族孩子们在球场竞赛时,脸上自然洋溢着幸福感、愉悦感,那种对足球质朴诚挚的酷爱,沾染到现场合有参与的小球员和教练员,“这对我们来说是弥足可贵的一个体验”。
张四化说:“中超竞赛中,看到看台上有些青少年冲动地流下泪水,这让我们认为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次旅程中,几位北京的青少年也作为义工参与其中。“从早到晚一直参与运动,我们提议小朋友回去休息,他们说,‘不,我是来当义工的’。”一家参与此次公益运动的企业代表说,对同样加入这次运动的北京孩子们来说,这次旅程的收获可能会更多。
“孩子代表着未来,孩子们的心都走在一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将愈加铸牢。”曾与藏族孩子们互动交换的中央民族大学老师说。
这次北京行中,藏族孩子们还被邀请和中央民族歌舞团女高音歌颂家、国家一级演员刘媛媛共同表演歌曲《国家》。孩子们身上散发出的真挚、质朴、仁慈、阳光深深地感激着刘媛媛。“有个小女孩告知我说,她长大以后的愿望是盼望当一名歌颂家,她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一次永不散场的接力
对于40个藏族孩子说,北京之行的主题是圆梦,而对于组织和陪同这趟圆梦旅程的人们来说,“爱与义务”则是他们更重视的东西。
研究会嘉宾们觉得,公共性是新闻媒介的鲜明属性,“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是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发展故事,特殊是中国人权故事的一次有效摸索,同时也是实行社会义务,强大主流思想舆论的一次创新实践。
“这次公益运动从大事到小事,从全局到细节,处处显示出了社会各界对玉树发展的关注关怀,和对玉树孩子们的善心义举。玉树的涅槃重生是大家倾力帮扶的成果,孩子们的满脸笑颜是大家仁慈铸成的盼望。”玉树州相干负责人表现。
视频:回到玉树的孩子们起源:
如今,40个藏族孩子重新回到了故乡,他们怀揣北京带给他们的新幻想,重新动身。
主办方相干负责人表现,盼望孩子们以此次运动为契机,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刻苦地学习,努力成为有志向、有理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努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好少年,为创建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一次中国‘大公益’的胜利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讨所研讨员杨团表现,“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参与主体多元,有政府也有企业,有媒体也有高校,是多场景、多角度的大团结、大合作、大公益,是公益模式的一次全新摸索。这样一次运动是 第一次全方位地谋划、组织、举动、流传的大型公益运动,这个运动非常胜利,它展现了国家队参加公益举动的雄心伟力。
“这场运动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公益。它是项目公益、是流传公益,更是多家共同组织、共同参与,甚至共同谋划的,它很有可能在发明一种中国自己新的公益模式。” 杨团说。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讨基地主任和群坡表现,本次运动是一次公益新模式,是施展中国特点公益力量、中国特点制度优势做公益的栩栩如生体现。这一内容丰盛、成果较好的运动,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栩栩如生实践,也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栩栩如生写照。盼望这个运动可以作为中新公益的特点和品牌,在未来持续发扬光大。
这次加入北京行的40名藏族孩子也是中新公益“圆梦打算”的首批参与者。6月8日,聚焦民族地域青少年公益运动的“圆梦打算”正式宣布了两条专线——“幻想专线”和“圆梦专线”。
未来,会有更多小小的幻想被关注、呵护和放飞,这场永不散场的爱心接力才刚刚起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