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羚羊哪里起源?中国这件千万年前化石揭开谜团
邓氏临夏羚是非洲新小羚族唯一化石祖先
中国科学家对采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后山动物群、时代约900万-1000万年前灞河期“邓氏临夏羚”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邓氏临夏羚为现仅存于非洲的新小羚族(又译为岛羚族,现存麝岛羚和贝氏岛羚两个种)的唯一化石祖先,也是目前所知非洲种类繁多的“小羚羊类”在上新世(距今约530万-260万年)之前的唯一化石。
这一在新生代哺乳动物和古动物地理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的研究成果论文,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合作完成,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在线发表。
此项研究不仅揭开非洲羚羊起源之谜,还揭示了中国北方灞河期哺乳动物群与现代东非稀树草原的萨瓦纳动物群可能存在不为人所知的联系,为未来探索萨瓦纳动物群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揭晓非洲“小羚羊类”“前世今生”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王世骐研究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现代东非和南非地区的热带稀树草原构成全球生态系统中非常独特的生态景观,当中以被称为萨瓦纳动物群的众多适应在开阔环境中食草和奔跑的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最富特色。由于野生动物题材纪录片多在这一动物群中取材,使得该动物群在全球具有广泛知名度。不过,萨瓦纳动物群成员在非洲的化石记录一般不超过700万年,在这一时期之前,东非地区以森林环境为主,仅河马、大象等少数动物能在非洲本土找到起源,其他更多动物的起源地当在非洲之外,特别是萨瓦纳动物群中极具代表性的各种羚羊,它们的起源此前一直是个谜。
萨瓦纳动物群中“小羚羊类”虽不太为人熟知,但它们是非洲极具特色的哺乳动物类群,传统上“小羚羊类”包括7个属10余种,均具有类似羚羊的外形,但个体非常小,一般在热带稀树草原的边缘地带(林地边缘、山地、沙漠边缘等)适应隐藏的生存方式,部分种类生存于热带雨林中。而在欧亚大陆和美洲,相似的生态位被鹿科、麝科、以及牛科羊族中的一些小型类群(如班羚、鬣羚等)占据,但这些类群均未进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传统上“小羚羊类”都归入同一个族中,但除了都具有小的个体和隐藏的生活习性,并没有共同的衍征,并且分子系统发育将“小羚羊类”彻底分解,现生的新小羚族和高角羚族构成羚羊亚科中最早分化出的单系群,分化时间不晚于900万年前。距今900万-1000万年的邓氏临夏羚完美解释了现生新小羚族的产生,它体型介于瞪羚与麝岛羚之间,具有现生岛羚相同的短而剧烈向后倾斜的角心、巨大的听泡、深的眶前窝等特征,并且具有与瞪羚相似的眶上孔及额中缝。
同时,形态测量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证实邓氏临夏羚形态介于岛羚属与瞪羚属之间,而分子+形态的全证据系统发育重建也证实邓氏临夏羚与现生岛羚属组成姐妹群,支持单系的新小羚族,其分化时间在距今1200万年左右。
进一步研究将充实亚非古生物起源演化故事
王世骐指出,本次研究还对中国后山动物群各种植食动物进行牙齿微磨痕分析,结果表明,后山动物群的大部分类群为开阔环境中的食草者和混食者,食叶者较少,这与非洲现代萨瓦纳动物群的生存环境一致。事实上,中国灞河期约1000万年前开始,动物群已显示相当开阔和干热的环境。
论文第二作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继敏研究员认为,地壳运动和青藏高原隆升等构造因素也对后山动物群演化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对青藏高原北缘的系列研究表明,在约1000万-700万年之前,来自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尚未深度影响现在的北祁连山系,推测当时后山动物群所在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一个地势中等高度,但地貌比较平缓的开阔草原环境。因此,不论是气候还是地貌的背景,当时的中国临夏地区可能与现代东非高原的环境相似,这构成了新小羚族以及其他现代萨瓦纳动物群起源的环境基础。
王世骐说,除了邓氏临夏羚,之前后山动物群发现的甘肃黑犀化石研究,也确认是萨瓦纳动物群中典型物种黑犀的直接祖先。未来对中国青藏高原北缘各处灞河期动物群进一步研究,将有可能揭示现生萨瓦纳动物群中除岛羚族之外其他一些特有的羚羊在中国灞河期的起源,也将更加充实非洲萨瓦纳动物群起源这一重要科学故事。
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角”,邓氏临夏羚属名为化石产地,种名以最先发现并研究后山动物群的著名古生物学家、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研究员的姓氏命名。邓涛表示,该项研究表明,中国北方,尤其是青藏高缘北缘,在全球晚新生代动物群向现代面貌演化中处于先导和中枢的地位,是联系欧亚非及北美各大陆哺乳动物群的桥梁,也是冰期动物群走出西藏故事的向纵深方向的拓展。(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