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运动风吹热国庆假期 成都体育产业迎来“新蓝海”
中新网成都10月3日电 题:全民运动风吹热国庆假期 成都体育产业迎来“新蓝海”
记者 岳依桐
3日上午,成都市香城体育中心乒乓球馆的17张球台已近满员;长约100公里的环城绿道上,骑行的市民三五成群;随处可见的社区公园、运动场馆内,飞盘、腰旗橄榄球、陆地冲浪、桨板等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们,则在欢声笑语中挥洒汗水……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激烈比拼的同时,全民运动风也吹热蓉城市民的国庆假期。
运动空间的火爆场景背后,折射出西部人口重镇成都的体育产业正迎来“新蓝海”。实际上,从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大运会等国际级体育赛事纷纷落户蓉城,便可一窥其雄心壮志。2021年印发的《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更清晰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900亿元。
“从前几年开始,朋友间就慢慢从‘下班约麻将’变成了‘下班约运动’。我喜欢跑步、骑车、游泳,也乐于尝试各类新兴项目。”坚持运动7年多的市民赵胜宇告诉记者,为进一步追求专业性,自己对购置运动装备、购买健身课程等花费十分大方。“好的装备能保证运动安全,也能增强喜悦感和获得感。”
从业6年的健身教练廖敏康则谈道,过去健身房顾客主要是减脂增肌人群,但现在4、5岁的小朋友会来上体能训练课,60多岁的退休老人也会来锻炼身体。“我每天10时至22时基本都排满了课,比以前忙碌多了,全民健身氛围很浓厚。”
“几年前成都同街区可能相距2、3公里才有一家健身房,现在1公里范围内可能多达3、4家。”廖敏康说,市民对运动的需求越来越明确,相关健身场所针对的顾客群体也愈发小众、细分,专门的拉伸馆、拳击馆等不断涌现。“虽然行业竞争变强,但未来市场需求会更大,我对这行的前景充满信心。”
成都体育产业不断释放出的活力,也让相关企业更加紧密地拥抱这一新赛道。知名体育用品零售商迪卡侬的成都商业负责人黄蔚辛介绍,今年上半年迪卡侬成都销售额增长突破两位数,并实现持续增长。
其中,受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和环城绿道影响,乒乓球相关商品销量增长超50%,骑行相关商品销量增长超300%。“随着市民运动意识提升,对装备的要求也更为专业。基于此,我们将进一步投入资源,更好满足大众需求。”黄蔚辛说。
在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院院长、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会长柳伟看来,促进生活体育化进程,将体育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是体育产业发展最大的成长空间。他建议,将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业态融合发展,从而产生强大经济效能,并促进传统业态向新兴复合业态转变;同时,城市应进一步提档升级大众体育健身设施,有效利用金边银角、废旧工厂、高架桥下、房前屋后等空间,深度促进体育与大众生活的融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