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中新社70年︱闻一多外孙王丹鹰:30年新闻生涯漫长又短暂

发布时间:2022-09-21 11:40:50来源:
90年的一个早春,我第一次走进中国新闻社的大门,从此也开启了我人生的一扇新大门。彼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扇门的后面是那样的五彩斑斓,甚至波澜壮阔。
图为王丹鹰采访“海洋石油981”开钻仪式。
图为王丹鹰采访“海洋石油981”开钻仪式。

  一、难忘的1999和2008

  30年的新闻生涯,既漫长又短暂;30年经历的新闻事件有悲有喜,难以计数。如果以年份计,1999和2008,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年份。

  1999年,是令每一位新闻工作者亢奋的一年:国庆5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一个接一个的大新闻使我们异常兴奋,也是我们做外宣的大好时机。

  澳门回归祖国,是继香港回归以后中华民族又一伟大盛事。由于澳门回归前夕我外祖父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被作曲家李海鹰先生谱成曲子,唱遍了大江南北,所以在做澳门回归报道时社里安排我关注报道闻一多的后代们庆祝澳门回归的情况。

  一年以后,我终于来到了澳门,参加了中新社庆祝澳门回归一周年的报道。这期间,我采写了《回归周年日近 澳门庆祝气氛渐浓》《又见杜岚》《唱〈七子之歌〉的小姑娘》等稿件。这些稿子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既较好地完成了中新社安排的报道任务,也是对外祖父(闻一多)英灵的一个告慰。

  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上苍的安排,2019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时,我作为中新社香港分社总编辑,再次带队来到澳门,报道庆回归活动。目睹澳门在“一国两制”下20年的繁荣发展,我心中感慨良多,耳畔也再次回响起《七子之歌》的旋律,真想对外祖父说:姥爷,您挂念的澳门回归以来繁荣稳定,正在成功实践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王丹鹰报道澳门回归一周年活动期间与演唱《七子之歌》的澳门小姑娘容韵琳会面。
王丹鹰报道澳门回归一周年活动期间与演唱《七子之歌》的澳门小姑娘容韵琳会面。

  回望1999年,千年之交的兴奋与喜悦、期盼与憧憬仍如在眼前。作为一名新闻人,在与所有人一样憧憬着、兴奋着的同时,我们还有责任多一份思考,有责任记录下人们的兴奋与憧憬。带着这份责任,我和中新社专稿部的同事们策划了多个系列专稿(版),包括给香港一家经济杂志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系列专稿,给东南亚报纸的系列图文专版《千年回眸》等。

  而所有的“回眸”,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因此,在我们的“回眸”系列中,策划了一个专门采写青年人的专版——《蓝色梦幻——中国人对新世纪的畅想》,我们采访了中央美院、四川美院、广州美院、北师大实验中学等近20名大中学生,他们不仅用语言和文字,还用画笔描绘出中国的青年人对新世纪的畅想。

  同样是大事不断,如果说1999年是喜事连连,2008年则是大悲大喜的一年。

  1月中旬,一场罕见的雨雪掀开了2008年重大新闻的序幕,这场袭击了中国南方数省的严重冰冻灾害,造成上百人死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

  根据中新社专稿的特点和海外受众的关切,我要求记者既要及时、充分地反映各级政府与民众抗击冰雪、重建家园的不屈奋斗精神,并努力捕捉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芒,同时作为专稿,也要对冰雪灾害带来的影响等从不同角度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于是我们发出了《“晒家书”遥寄相思 雪灾面前亲情依旧》《军事专家:雪灾给中国军事战略带来深刻启示》等稿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新社专稿的特色。

  俗话说祸不单行,战胜了冰雪灾害,5月12日四川汶川又发生强烈地震,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海内外目光一时聚焦汶川。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媒体,一个负责任的媒体人,在大灾面前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帮忙不添乱。就我们中新社专稿而言,帮忙就是要厘清事实,驳斥传言乃至谎言;就是要通过媒体的声音传递出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举措与决心;就是要以记者的所见所闻提振士气,展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就是要发现和揭示黑暗中孕育的光明,写出灾难中不灭的人性光辉,写出灾区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灾后涅槃。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首先针对海内外对地震原因的猜测与传言,在震后及时发出《北京专家析强震原因 称与三峡大坝无关》一稿,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此后我们连续发出《奥运之年多磨难 地震洗礼“大国心”》《汶川地震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新窗口》《在灾难中成熟起来的中国“80后”》等30余篇专稿、特稿,反映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和国际社会的尊重。

  对中华民族来说,2008年固然是多灾的一年,但也是大喜之年。这一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办。从1月8号专稿部发出第一篇专稿到奥运倒计时二百天我们在海外媒体刊出图文专版,奥运开幕当天,记者又采写出《奥运开幕日各国保镖上演“群英会”》《奥运开幕日 北京众生相》等专稿,均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2008年,还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为此尝试突破以往周年纪念性报道的常规,一是跳出对具体行业、领域的平面成就报道,通过精心选取历史节点、人物、事件和角度,着力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几个重要方面揭示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社会和人们思想带来的最深层、最深刻的变化和发展。二是将史料与历史性人物、现实问题相结合,以回顾历史为手段,面向未来为立意,就同一话题进行新闻事件、当事人与专家的综合采访,力求材料扎实,令人信服,令海外媒体乐于接受,读者爱读爱看。

  由于精心选取和回答了海外读者最关心的话题,成功运用了海外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这组系列稿发出后,被港澳主流大报以罕见的方式连续五天整版推出,成为港澳地区最具影响和分量的一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专题报道。这组稿件在港澳报刊发出后,受到海外媒体和读者的关注与好评,被众多网站广泛转载,形成有效的二次传播,取得了很好的外宣效果。

  这组系列报道获得了当年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三等奖。它是中新社专稿部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4年后,我们的专稿积极参与钓鱼岛问题舆论斗争,再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

  二、专家库!专家型记者!

  不同于通讯社的通稿,中新社专稿是以精准投送、定向服务和定制化服务为特征的新闻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在对外报道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门的进一步打开,海外读者获得中国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来往中国更加便捷,因此对中新社专稿的内容也提出了新要求,他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于是我们一方面加强了专家解读,一方面提出培养专家型记者,力争及时准确地对中国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向海外读者作出有针对性的分析解读。

  2011年6月,中新社在专稿部的基础上成立了特稿中心。特稿中心成立一个月,即建立了中新社首个专家库。通过专家库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向海外华文媒体供稿的渠道和方式,并再度实现了稿件在台湾岛内媒体落地,而且叩开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大门。

  此外,专家库成立后,我们每月举办两期学术沙龙,邀请专家结合当前热点举办讲座并与记者互动,这对培养专家型记者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丹鹰在<a target=
王丹鹰在中新社特稿中心成立仪式上。

  三、两赴香港

  1997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52届年会在香港举行,这是香港回归后首次在香港举行的大型国际会议,我和另一位记者奉命前往采访。这是我第一次到香港。那时香港刚回到祖国怀抱不到三个月,对于许多内地人来说还充满神秘和诱惑。但因忙于采访和写稿,只有晚上发完稿以后,偶有时间在香港分社同事的陪伴下到繁华的铜锣湾一带转转。这次采访的时间前后不到一周,香港给我的印象并不好,拥挤、嘈杂、湿热,满大街都是讲粤语和英语的,很少有人能用普通话和你沟通。

  5年后的2002年,我被再次派到香港,而且一驻就是两年。在香港分社工作期间,我鼓励记者们要采写特色新闻、独家新闻,为此开辟了 “香江走笔”和“香江漫话”栏目。菲律宾、泰国等多家报纸非常关注这一新栏目,每逢稿件发出均用较大篇幅予以刊登。

王丹鹰在井冈山干部学院香港传媒人士国情研修班开班式上。
王丹鹰在井冈山干部学院香港传媒人士国情研修班开班式上。

  2003年的另一件大事是突如其来的“非典”。我和同事们一起,一方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防疫,另一方面坚守岗位,保证分社采访、报道和其他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整个“非典”期间,中新社香港分社既确保了新闻采编工作不受疫情影响,也实现了全社员工全部健康平安,无一例感染,这令我感到释然。

  孰料十几年后当我再次被派往香港分社任总编辑时,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这次任期3年。鉴于第一次驻港赶上许多重大新闻事件,自然也比较辛苦,这次行前有同事开玩笑安慰我:香港回归20周年刚庆祝完,新特首也选完了,“占中”也平息了,这两年不会有太多重大新闻事件了,你这次驻港应该不会太辛苦。谁知这次不但又赶上重大疫情,还赶上持续一年的“修例风波”。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也是我们许多内地记者从未经历过的严峻挑战。值得骄傲的是,记者们经受住了这严峻的甚至包括生命安危的考验,冒着危险在一线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报道,为平衡舆论、引导舆论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为2020年10月19日,王丹鹰率<a target=
图为2020年10月19日,王丹鹰率中新社香港分社记者采访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林郑月娥。

  对外报道需要了解海外受众的特点与需求,符合对外传播规律,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新社专稿这些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年轻一代新闻人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作者简介:王丹鹰,中国新闻社高级编辑。曾任中新社专稿部、特稿中心主任,香港分社总编辑。2020年获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1年第12期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