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先期通水目标达成!这一重大水利工程实现长江黄河在关中握手

发布时间:2023-07-18 21:44:00来源:
  7月16日,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成功实现先期通水,汉江清流穿越秦岭润泽秦川大地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

  本次通水从引汉济渭年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库取水,经过秦岭输水隧洞,自流12个小时进入黄池沟配水枢纽。通过黑河供水连通洞进入黑河金盆水库西安供水管线,实现引汉济渭工程向西安先期供水。先期通水标志着引汉济渭工程取得决定性成功,实现了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

  “引汉济渭工程的先期通水,构建了陕西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网络格局,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显著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供给能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民在采访中如是说,“加快完善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就需要引汉济渭工程等大规模水利工程体系充分发挥优势和综合效益,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引汉济渭工程是破解陕西省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的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五纵十横”陕西水网的重要干线,是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南北输水骨干通道,也是陕西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水利民生工程。工程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从陕南汉江流域调水至关中渭河流域,解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等4个重点城市,西咸新区5个新城,渭河两岸长安区、临潼区、兴平市、富平县等11个县城以及渭北工业园区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受水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1411万人,可支撑受水区内1.1万亿元GDP,新增5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用水。同时,可有效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防止城市环境地质灾害;可増加渭河入黄河水量年均6至7亿立方米,通过水权置换,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从黄河干流取水提供用水指标,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构建陕西水网、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水安全、改善渭河水生态环境、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汉济渭工程由调水工程(一期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组成,总投资约516亿元。

  调水工程(一期工程)被列入“十三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2011年7月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5年4月初步设计获批后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建设内容包括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黄金峡水利枢纽于2023年7月9日实现下闸蓄水,电站泵站正在抓紧安装调试,计划年内投运;三河口水利枢纽于2021年2月实现下闸蓄水,12月电站投产发电,累计发电上网1.61亿度;秦岭输水隧洞于2023年2月22日实现全线安全精准贯通,2023年6月通过通水阶段验收,具备通水条件。

  输配水工程(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分布于渭河两岸,由黄池沟配水枢纽和343.5公里的南北干线组成。二期工程于2021年6月17日全面开工,黄池沟配水枢纽已建成,与黑河西安供水管线连接,已投入使用;南北干线计划2026年全面建成投运。三期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陕西省水利厅技术审查,计划本年内完成可研、初设审批。

  在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中,陕西省引汉济渭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发挥引汉济渭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秦创原引汉济渭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作用,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联合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攻关项目130多项,攻克隧洞超硬岩掘进、强岩爆预测防治、超长距离通风与贯通测量以及大坝混凝土温控防裂、洪水预警预报、高扬程大流量离心泵选型等技术难关,申请专利116项,获专利授权72项、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2项,编撰著作7部,牵头编制各类标准12项,先后荣获大禹水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有力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坚守安全底线,强化质量管控,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推行质量终身责任制,未发生一般等级及以上安全质量事故,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持续稳定在80%以上。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按照“三同时”原则,严格落实环水保措施,加强全过程监管,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打造生态文明示范项目。高度重视移民安置,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按照移民规划,高质量完成移民搬迁和专项建设任务,努力做到近万名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