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2023年以来全国海关立案侦办走私毒品犯罪案件1037起

发布时间:2023-06-30 08:19:16来源:
  核心阅读

  中国海关通过强化边境查缉、突出专项打击、深化合成作战、夯实基础工作等举措,深入推进全国禁毒“清源断流”专项行动,将打击毒品走私列为全国海关“国门利剑”联合行动的重点,全力推动海关缉毒工作取得新成效。

  将可卡因压成薄片,藏匿在笔记本电脑里,电脑还能正常开机使用;把毒品溶解到红酒里,使用机器封装,外观与正常红酒无异……随着海关打击毒品走私力度的不断加大,境外贩毒人员不断变换入境口岸、毒品藏匿方式来逃避打击。

  中国海关通过强化边境查缉、突出专项打击、深化合成作战、夯实基础工作等举措,深入推进全国禁毒“清源断流”专项行动,将打击毒品走私列为全国海关“国门利剑”联合行动的重点,全力推动海关缉毒工作取得新成效。记者近日从海关总署获悉,2023年以来,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毒品犯罪案件1037起,查获可卡因、冰毒等各类毒品5.3吨。

  强化边境查缉突出专项行动

  据海关总署缉私局局长孙志杰介绍,为筑牢国门防线,海关缉私部门强化边境查缉,组织开展“使命”缉毒专项行动,将西南边境缉毒工作列为行动重点,部署加强源自“金三角”的毒品查缉力度,构建“边境一线堵,内陆二线拦,货运和寄递渠道同步的立体查缉体系”。

  加大对边境海关缉私部门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查缉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查发能力。2023年以来,昆明海关缉私局通过科技赋能、关警协作、跨警种合成作战等手段,连续在清水河、畹町等口岸查获货运渠道走私毒品入境案38起,缴获冰毒等各类毒品共402.6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40人。

  近年来,走私、贩毒人员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进行勾连,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涉毒信息,使用互联网社交软件组群通联,采用虚拟货币等方式在线支付毒资,通过邮递、快件等方式进行毒品传递,交易各环节不见人。

  针对走私、贩卖新型毒品隐蔽性强、团伙性突出的特点,海关缉私部门根据阶段性毒情态势,及时组织集群打击、专项打击,行动战果突出。γ-羟基丁酸俗称“神仙水”“听话水”,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列入我国规定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吸食后会导致暂时性记忆丧失,且因其无色无味常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犯罪。2023年以来,针对γ-羟基丁酸、三唑仑等毒品走私案件高发,贵阳、南京、上海、厦门等直属海关缉私局开展集群打击,缴获γ-羟基丁酸约2240毫升、三唑仑2167粒,抓获犯罪嫌疑人183名,为减少毒品危害、持续净化社会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合成作战实现全链条打击

  “随着我们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境外贩毒人员不断变换入境口岸、变换毒品藏匿方式来逃避打击。”孙志杰说。对此,海关缉私部门不断完善情报导查、区域协作、部门联动的缉毒工作机制。

  海关缉私部门加强与海关监管、风险部门的缉毒合作,实现部门间信息联合共享、风险联合研判、后续联合处置。在部分直属海关建立“风险防控及打击专案专班”,对毒品走私案件实行快速接案、快速鉴定、快速侦办、快速反馈。口岸查获涉毒邮包后,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处置流程标准化、线索摸排扩大化、查缉成效最大化。

  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副司长夏俊进一步介绍说,海关强化口岸监管,加强毒品走私风险分析研判,明确查缉重点,加大布控查验力度,强化对进出境货物、物品的查验和运输工具的登临检查;充分发挥H986、CT机、X光机、底盘机器人等监管查验设备作用,通过智能审图、同屏比对等技术方式和手段,提高非侵入式查验能力;加大人工查验力度,坚持“存疑必查”;组织举办毒品监管查缉专题培训班,提升一线关员毒品监管查缉意识和能力。

  同时,海关监管、风控、缉私等部门密切配合,监管查毒和破案缉毒紧密结合,做到打防一体。海关与公安禁毒部门建立现场执法协作、应急联系机制,与邮政管理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动落实实名收寄等要求。在旅检、寄递等监管现场张贴宣传海报、放置宣传手册、播放宣传片,提高社会公众识毒、防毒、拒毒能力,营造良好的全民禁毒氛围。

  海关缉私部门深化与公安禁毒部门合成作战,不断提升缉毒工作效能。建立海关缉私与禁毒部门常态化合作机制,及时向禁毒部门通报口岸查发的涉毒信息,整合双方资源对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犯罪活动实施全链条打击。2023年以来,深圳海关缉私局联合公安禁毒部门、香港海关开展“云战-断流”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货运渠道毒品走私犯罪活动。截至目前,专项行动各方共查获冰毒1.48吨、大麻361公斤、可卡因19.3公斤,其中深圳海关缉私局缴获冰毒564.8公斤。

  在国际合作方面,主动融入国际禁毒大局,在亚太地区发起“湄龙”第四期国际联合执法行动。2023年,通过中国海关与境外执法部门合作,境外执法部门查获毒品146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

  夯实基础提升缉毒工作效能

  “近年来,我国毒情形势整体向好、持续改善,毒品滥用规模持续减少。但与此同时,全球毒潮持续泛滥,毒品走私贩运活动持续活跃,我们面临的缉毒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孙志杰坦言。

  从走私渠道看,行邮、快件、货运等渠道均有查获,其中寄递渠道风险最为突出,境外毒品通过国际邮包少量、多次、分散入境。此外,货运渠道大宗毒品走私时有发生,主要为西南边境“金三角”毒品通过陆路口岸走私入境,以及南美可卡因海运走私至我沿海地区中转分销。

  走私手法上,贩毒人员多采用钱毒分离、人物分离,“互联网+物流寄递”的走私、贩毒方式,勾连方式由大众聊天工具向小众社交工具甚至暗网发展;毒资流转由互联网支付向虚拟货币等扩展;藏毒方式从简单伪装到专业化伪装藏匿演变。

  “从查获的毒品种类看,γ-羟基丁酸、三唑仑、合成大麻素等新型毒品查获量增多,这类毒品入境后的滥用危害极大。”孙志杰分析认为,口岸查获的毒品种类变化与境内毒品滥用情况密切相关,《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中介绍,海洛因、冰毒等滥用人数较多的常见毒品消费量普遍下降,而全年查处滥用合成大麻素等新精神活性物质人数增多。这与海关在口岸查获的情况基本一致。

  “为防控新型毒品走私,全国海关开展风险联合研判,及时评估口岸新型毒品走私风险态势,加强科技设备应用。”夏俊介绍说,海关通过3D成像、切片聚焦、多角度判图等技术手段,加强新型毒品人工判图分析,利用拉曼光谱检测仪或毒品快速检测板对不明粉末、晶体、疑似毒品进行筛查,及时查控夹藏、伪装的新型毒品,严打新型毒品走私行为。

  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加强缉毒战法研究,搜集各口岸查获的典型案例,及时总结新规律、新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新举措、新战法。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