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陈发虎院士解读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总体稳定趋好

发布时间:2023-05-27 22:41:04来源:
  由中国科学院(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讨所所长陈发虎研讨员组织100余位科研人员历时4年研讨编撰完成的中国首份《人类运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报告,5月27日在北京举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基本科学、科技创新和可连续发展国际论坛”上正式宣布。

  为什么要研讨宣布《人类运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报告、其核心研讨结果有哪些、国际国内同行如何评价、后续还将开展哪些针对性研讨……针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陈发虎院士当天宣布评估报告后在论坛现场接收记者采访,进行科普解读。

  为什么要研讨宣布该科学评估报告?

  陈发虎指出,当前,全球气象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认可的气象趋势,而高海拔地域气象变更更为显明。青藏高原增温幅度到达全球平均程度的2倍,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灾祸多发、“亚洲水塔”功效失衡。

  同时,高原人类运动强度不断加剧。比如说,近20年来,高原旅游人口增加了2倍,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大。

陈发虎院士在论坛上发布《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 
陈发虎院士在论坛上宣布《人类运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  记者 孙自法 摄

  为切实保护青藏高原的碧水蓝天,中国一直十分器重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包含树立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并公布《中华国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专门设置人类运动对生态环境影响与调控的项目和结合攻关任务,《人类运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报告由此应运而生,旨在揭示人类运动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服务于高原生态文明创建。

  这份评估报告核心研讨结果有哪些?

  陈发虎介绍说,经过100余位一线科研人员4年全面和深刻的研讨编撰工作,《人类运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重要有三方面结论:

  一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总体趋好。青藏高原生态体系整体稳固,生态状态趋好,水源涵养量增添,水土流失趋缓,防风固沙功效和固碳才能晋升,珍稀野栩栩如生物潜在栖息地增添,环境质量精良。不过,同时也应该看到,青藏高原局地部分生态环境问题仍不容疏忽。

  二是青藏高原人类运动强度低,对生态环境影响弱。评估发现,青藏高原人类运动可追溯至20万年前。早期人类运动范畴很小,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弱。近40年来,青藏高原人类运动强度有所加强,但近10年来增速放缓。目前,青藏高原人类运动强度仅为全国平均程度的27%,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较弱。

  三是生态创建成效逐步浮现。到2018年,青藏高原生态工程涵盖其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草地工程区内植被笼罩度平均进步16.90%,天然林保护区总碳储量每年增添0.27亿吨,西藏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97.36平方千米。

  可为政策制订供给哪些科学根据?

  陈发虎觉得,评估报告客观评价了人类运动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生态创建的积极作用,也有超载过牧的负面影响。这些评估成果,有助于晋升人们对高原人类运动的科学认知,也有利于青藏高原各地域可连续发展相干政策的制订和实行。

  该报告在科学评估的基本上,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人类运动调控的具体策略建议,这些建议可为相干政策的制订供给直接参考。比如说,人口发展与新型城镇系统创建的相干预测与策略建议,可为当地可连续发展相干计划中的城镇定位与发展预期,供给参考根据。

  评估报告中还展示大批的科学数据,包含农牧、工矿开发、旅游等具体运动数据,也包含气象、植被、环境等自然要素的特点及其变更数据,这些数据和趋势的剖析成果,对青藏高原可连续发展政策制订具有主要的参考价值。

  陈发虎强调,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是创建生态文明高地的根本,也是这份评估报告的动身点和核心目标。总体上看,青藏高原主体区还是要发展生态农牧业,着力保护天然草地,增进退化草地恢复,而高原边沿区,应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新型村镇系统。此外,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一个庞杂而艰难的长期任务,应该增强人类运动的不同形式与不同区域间的体系和谐,还须要对报告之外的政策、法律、文化、教导等多方面综合斟酌。

  国际国内同行如何评价该评估报告?

  陈发虎表现,《人类运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是一次从人类运动演变进程与多维度视角,利用科学工程模式,全方位阐释高原人类运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益尝试。其中多项研讨处于国际领先程度,比如关于高原人类运动溯源的研讨,相干结果入选国际有名学术期刊《科学》的“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美国《考古》杂志的“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等,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

  同时,该评估报告由中国100余位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讨的一线科研人员历时近4年协作完成。国内相干专家和单位对该评估报告给予高度认可,觉得其内容全面、数据详实、方式科学、结论客观、调控策略针对性强,是一份优良研讨报告。

  “当然,人类运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是一个庞杂的体系科学问题,评估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我们今后的研讨中不断完美。”陈发虎说。

  后续还将开展哪些针对性的研讨?

  陈发虎表现,报告现在的评估结论重要是基于截至当前的认识,“评估中也发现人类运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增速趋缓,未来这种趋势是否持续,什么时代能到达峰值,限于数据和认知程度,目前仍没能拿出可靠的结论”。

  随着科技程度的不断晋升,人类运动的形式会更加多样,其影响也会不同于以往;气象条件和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变更中,未来人类与环境会是什么交互情形有待于深刻研讨。陈发虎觉得,相似的评估可做陈规律性的工作,在未来可再次开展体系性评估。

  他指出,科学评估工作在典型区域和典型人类运动形式上,可开展更为过细的研讨工作。比如在西藏典型人类运动区——“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年楚河)地域,该如何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如何打造合适西藏国民生存发展的宜居雅江,特殊是风沙灾祸治理,河谷湿地、林地、耕地的可连续运用与保护,宽谷沙地整治,宜居低碳乡镇创建等方面,科研人员都可以提出科学看法。

  另外,目前研讨发现青藏高原人类运动历史可追溯至20万年前,是否还存在更早的人类运动遗迹,这也是值得开展的针对性研讨工作,将有助于破解人类运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模式。

  陈发虎院士最后还特殊强调,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凸显其对全世界的主要意义和影响,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愿与全球关注青藏高原的科研同行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共同晋升青藏高原研讨程度,造福全人类。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