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宁:百名调解员一站式多元解纷
康某是东宁市大肚川镇闹枝沟村的农民,靠种植木耳致富。今年,康某投资15万元向原告购买菌包,种植8万袋吊袋木耳。到采摘时,发现有1.8万袋菌包出耳极少,未出耳之处的菌丝性状已经出现了变化,不再适合木耳生长,预估损失5万元。“菌包有问题!我一怒之下就上网发了视频讨说法。”康某说。
原告向老黑山法庭求助,以康某发出的视频影响其订单量为由,要求康某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5万元。
中俄边境城市东宁市素有“中国黑木耳第一市”之称,有4万余农户种植黑木耳走上致富路,一些民营企业抓住时机进军木耳菌包市场。本案原告就是其中之一,年产1000多万袋菌包。
“这起纠纷涉民营企业形象,涉农村木耳产业发展。木耳出耳率低是否与菌包质量有关是纠纷的根本原因,邀请专家参与调解是最佳途径。”老黑山法庭负责人滕洪喜说,东宁市是全国黑木耳协会会长单位所在市,东宁市黑木耳协会就是当地人信服的专家团队。针对与木耳及菌包质量有关的纠纷,老黑山法庭启动“行业专家﹢人民调解﹢人民法庭”调解模式,力促源头解纷、案结事了。
滕洪喜经征求当事人意见,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选出人民调解员、大肚川镇石门子村会计佟贵刚负责诉前调解工作,又邀请东宁市黑木耳协会会长徐连堂作为专家协助调解。
佟贵刚是东宁法院选聘的111名特邀人民调解员之一。他与徐连堂组织双方当事人走进了涉案木耳大棚,徐连堂查看比对了大棚里不同木耳菌包长势情况,询问了几个问题,提出了意见:菌包出耳率低与康某种植管理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控制因素有关。随后,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老黑山法庭当天进行司法确认。
“专业问题专家解,专家一语定乾坤,调解就顺势而成。”佟贵刚说,由法庭主导推行的这个调解机制有效管用,用群众信服的方式解决乡村纠纷。
把群众感情落实到司法办案行动上,让群众诉讼更踏实。近年来,东宁法院围绕打造“边境无讼村屯”司法品牌,将无讼村屯建设与诉源治理有机结合,在辖区行政村屯普遍设置了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站,聘请了111名人民调解员入驻工作站,并大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村屯、进社区、进网格,凝聚大调解合力,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构建乡村矛盾化解新路径。
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站成为群众有急事解难题的首选地。群众有了矛盾,就近到工作站求助,工作站的调解员直接调解。群众到法院起诉的,法院认为更适宜工作站先行调解的,经征求当事人意见后,可以委派到各方当事人都认可的工作站进行诉前调解,对确属不适宜工作站调解的纠纷,法院及时立案,巡回审理就地调解或调解不成及时判决。今年以来,该院诉前调解3020件,调解成功率为96%。截至目前,东宁市无讼村屯由2021年的21个增加到38个。
“打造‘边境无讼村屯’,是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诉源治理机制的有益探索,是找准新时代乡村振兴法治需求创建的司法品牌,在服务乡村经济、化解乡村矛盾、稳定乡村秩序中展现更强司法担当。”东宁法院院长王志琨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