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石鼓歌 赏析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扌为]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注解】:
1. 少陵,指唐代大诗人杜甫。
2. 谪仙,指唐代诗人李白,因其才情超群,被誉为谪居人间的仙人。
3. 陵迟,指事物逐渐衰败。
4. 搜,意指打猎,此处的“搜”字更强调了狩猎的行动和目的性。
5. 遮罗,原意是拦捕,这里用于形容捕捉猎物的全面和细致。
6. 隳,表示毁堕、坍塌,此处用来描述对石鼓的破坏。
7. 翥,意为飞翔,用于形容石鼓上字迹的飘逸。
8. 掎摭,指采取、选择,此处用于描述挑选优秀的文字进行刻石。
9. 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和月亮神,这里特指太阳。
10. 娥,这里借指月亮。
11. 讵肯,即岂肯,表示反问或否定的语气。
12. 婀,此词无实际意义,可能是古代的某种语气词或修饰词。
13. 八代,这里泛指秦汉之后的各个朝代。
14. 则那,意为又奈何,表达了一种无奈或无计可施的情绪。
【韵译】:
张生手持周朝石鼓文的拓本,鼓励我写一首咏赞它的石鼓歌。面对杜甫、李白的绝世才华,我虽自谦薄才,却也深感无力回天。周朝政治逐渐衰败,天下动荡不安。周宣王愤而发兵,挥舞天戈平定乱世。庆功之时,他在明堂接受百官朝贺,诸侯纷纷献上剑佩,叮当作响。
宣王田猎时,英姿飒爽驰骋在岐阳。他的猎场四野无边,禽兽无法躲藏,皆被网罗。为了铭记英雄功业,他凿山石雕石鼓,山峦因此毁坏。随从之臣才艺无双,他们精心挑选优秀文字进行刻石,放置在山坡上。历经长年雨打日晒、野火焚烧,石鼓仍仗着鬼神之力守护,永不湮没。
您从何处得来这拓本的底稿?竟是如此完整无缺。言辞严谨而奥妙难解,字体自成一格,不似隶书蝌文。虽年代久远笔画有所残缺,却仍如活生生的蛟鼍般生动有力。字迹如鸾凤翔飞、众仙飘逸;笔画则如珊瑚碧树般交错生长。其苍劲有力的钩连犹如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天成又似织梭化龙般神奇。
浅见儒士虽编纂《诗经》,却未收入石鼓文;大雅小雅虽广收诗歌,却未尽其壮阔之境。我虽蒙召为国子监博士,却深感生不逢时;面对石鼓文我涕泪滂沱、心生惋惜之情。当年受召为博士之时正值元和年间改纪元之际;我的友人在凤翔府任职从事时曾为我设计挖掘石鼓坑窝之计策。我曾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只需包毡裹席即可将其运送至太庙;十个石鼓运载也只需数匹骆驼足矣。若能进献太庙将其视为文物郜鼎般珍视其声价百倍岂不更为恰当?若皇恩浩荡准许其留置太学诸生则可共同钻研解读此等至宝之秘奥所在。
昔日汉朝鸿都门观经之时尚且人潮拥挤如今将见此宝物更是会引来天下之人竞相奔波观赏。我们将细心剔除藓苔泥尘露出其文字棱角将其安放得平平稳稳不偏不颇。高楼大厦深檐厚瓦将其覆盖以保护其历经久远不受损坏之风险。然而朝中大官们却个个老于世故他们空无主见岂肯为此事感奋奔波?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其角磨角谁能再用手抚摸此宝物?长年累月风化销蚀必将导致其被埋没六年来我向西遥望不禁叹息吟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